随着经济回暖,全国各地纷纷进入大生产、大基建阶段,呈现出塔吊林立、热火朝天的场面。千千万万的工程建设者们与时间赛跑,不断攻坚克难,确保如期完工。劳动创造了价值,也缔造了伟大。就在2023年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,新华网专访了新一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邱文航,请他谈一谈对于建筑设计和劳动创造的理解。
新华网:湖北省科技馆新馆是湖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的重点惠民工程,提出“创新设计理念、丰富展示内容、集成展示手段、突显地域特色,体现人文关怀”的建设要求,“国际水准、国内一流、中部领先、绿色环保、特色鲜明、面向未来”的建设目标以及“启迪创新智慧,汇集创新文化,培育创新人才,促进创新发展”的功能定位。请您谈一下当时的设计思路是怎么样的呢?
湖北省科技馆新馆的项目是在2010年全球的一个设计竞赛中我们脱颖而出的,最关键的是我们抓住了地域文化的关键点。这里面就是结合了我们的活字印刷的元素和结合光芯片的元素,共同组成了既含有传统的历史文化,又面向未来的这么一个活字创想的设计理念。正是因为古代的科技和现代的科技相结合,使得我们在这次方案中脱颖而出,无论是技术评审还是行政评审都是第一名。
【资料图】
新华网:在武汉斜拉索的跨江桥梁处处可见,首次在武汉的此类建筑之中加入斜拉索,当初是怎么想到将这个结构用于建筑的呢?我们又是如何实现的?
我们希望科技馆不光是能够提供科普教育基地,同时为城市景观也要提供一些贡献,因为科技馆的空间要求里面是越大越好,所以说在这里面就用了很多的跨层的一个桁架技术,这里面的斜拉索的技术也得助于我们院的强大的结构团队。整个方案的构思是由我们的结构大师我们的李霆大师提出来的,应用了挑钢技术跟建筑技术相结合,使得科技馆的结构方面它就是一个科技产品。我们也是充分的利用了BIM技术,能够实时的跟踪设计和检查的设计的碰撞。我们在两个夹格构空间中,一个是利用了办公室拓展了办公室的使用空间,第二个在科技馆中我们无论是外观还是室内是一,我们看不到一个我们的设备层或者一个设备窗口,这是我们的设计中利用我们的BIM技术能够实现精细化的一个设计。
这个项目是我们首个率先在大型的公共建筑上采用BIM建设的一个实际案例。
新华网:目前,国家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,在这个过程中应如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?了解到您作为武汉长江主轴月亮湾城市阳台的建筑师,您当时又是如何构思的?
长江主轴月亮湾城市阳台是我们跟国际知名的扎哈·哈迪德建筑师事务所联合一起来设计的,他的擅长是以曲线为擅长的,在长江边上面要实现这么一个难度非常高的复杂曲线的建筑,要通过大量的先进的一个技术手段,所以我们在设计之初就引入了全数字化的一个设计手段。通过多方论证,我们决定了将整个平台抬高越过防洪堤,使得市民进入我们阳台的时候,能够得到很好的一个观江面。无论是在长江的枯水期还是丰水期,都能够很好地领略到长江两岸的风光。
新华网:您是如何将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红色文化、荆楚文化和建筑设计相融合的呢?
在省委党校的设计过程中,我们也是充分融入了整个湖北省的一个红色文化,那么它的起源点在哪?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,青灰青砖青瓦和红色的窗框 门柱,这些元素正好也是跟我们楚文化的红黄黑这相结合。通过现代的一些材料的运用,使它很好地跟环境相融合,同时体现湖北地域特色的一些风貌。
我们第三建筑工作室是2009年开始成立的,到目前为止已经14个年头了。我们一直很重视青年建筑师的培养,从实际效果上看,这么多年来,整个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还是相当稳定的,个人发展也非常不错。(赵梦琪、李征峥)
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