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餐饮行业中的“探店经济”发展红红火火,不少网友被“探店”主播的视频推介吸引后选择到店消费。
餐饮“探店”视频指的是网友分享餐饮消费经历的视频,它既能为受众提供丰富而精彩的消费参考,又可以为商家起到推广“引流”的作用。
(资料图)
当前,伴随着餐饮复苏的强劲势头,“探店”热度不减。
付费“探店”推广,团购抽成佣金,这是记者调研了解到的餐饮“探店”视频“变现”的两种主流方式。前者主要是收取广告费,为商家制作并发布“探店”视频;后者一般是在自有社交媒体账号上发布商家的“探店”式推广内容,并附上团购活动链接,消费者下单购买后,内容发布者即可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。
当前,在一些社交媒体平台上,“探店”视频的生产方式趋于“套路化”“流水线化”,进而催生出了越来越多的高度雷同、重复的内容,与最初吸引受众的“体验”与“分享”内容,已经背道而驰。
这样的转变,伤害了谁?首先是商家。一些“探店”公司还会以“网红店”为案例,鼓吹只要做好了时下流行的“探店”推广,让利做好团购,就能成为又一个“网红店”。实际上很多最后做不下去的商家,就是过度让利导致自己没办法维持经营了。
在变味的“探店”中受伤的,还有坚持做优质内容的“探店”博主,以及曾经在“探店”中获取过观影乐趣与有效推广信息的消费者。
曾经的“探店”,还能回来吗?受访业内人士呼吁,应进一步规范好博主、平台、商家的行为,多方合力营造出健康、良好的消费环境。
于商家而言,应当认清做好产品与经营才是核心,不要误入“酒香不够,流量来凑”的误区。
劣质内容能否“变现”,取决于消费者是否“买账”。专家建议,消费者应当理性看待各类“探店”推广,同时树立起健康的消费观。
记者:汪奇文、黄凯莹、覃广华、黎锦(实习)、梁议尹(实习)
编辑:时建国、刘瑞娟
配音:李林欣
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